4月17日,奥纬咨询与中证信用联合发布的《中国信用科技市场报告》指出,“信用科技”作为金融科技范畴下一个高度专精的领域,信用市场下的三层细分市场——信用资产、信用服务以及信用 IT ,将在未来五年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传统的信贷市场结构要求借贷企业拥有可靠的财务资质或庞大的资产规模以通过贷款审批。如今,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传统的做法越来越不利于中小企业灵活应对变化的业务需求。”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及报告作者盛海诺表示,“由于中国的风险定价并未完全成熟,对于现有的风险定价体系的信赖度不高,大多数资金方会要求资产方进行增信,特别是在消费金融资产领域,增信需求尤其明显。”
普遍来看,对资产增信方式主要包括了外部增信和内部增信方式。外部增信方式包括了保险、担保、信用增强公司等方式,内部增信主要是通过对资产的交易结构的设计,通过优先劣后进行风险分级从而增信。
目前,外部增信是更普遍的方式,增信效果更刚性、更能缓释资金方的考虑;内部增信则多适用于消费金融平台本身背景较好,与资金端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且对资产端有长期把握的情况。
《报告》指出,中国科技信用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五年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具体来看,在信用资产市场方面,中国信用资产发行量预计将从 2018 年的 57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 2022 年的 80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信用科技的占比将达到 54%。信用资产交易市场预计将从 2018 年的 136 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 2022 年的 239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高达 183 万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量将由信用科技驱动。
信用服务市场方面,信用服务总收入将从2018年的3,677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2年的10,340亿元人民币,其中信用科技的创收预计在2022年可达4,31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42%。
信用IT市场方面,作为信用市场结构中的基石,信用IT企业开发的信用系统助力信用服务商提高经营效率及服务质量,信用系统相关收入有望从2018年的93亿元人民币飙升至2022年的490亿元人民币。互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引领传统金融业的变革,尤其对信用服务商和信用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盛海诺表示:“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风险和更准确地对于风险进行一个评估,从而再进一步对风险进行定价方面有正向作用。例如,技术可以通过对高风险人群精准提高定价的方式,有效降低这些高风险客群的杠杆率,从而降低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概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神策数据-从0到1打造企业数字化运营闭环白皮书
2020年中国电信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
与中国竞争:战略框架(英)-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委员会
使用人民币债券充抵场外衍生品交易保证金联合白皮书-CCDC+ISDA
2020年上半年美团夜宵指数发展报告-美团研究院
2020大社交趋势观察报告-袤则咨询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有序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人行
探索印度的未来战略-美国亚洲研究所
十四五·双循环系列报告:供需内循环,渗透率与自主率全景手册-华泰证券
教育行业营销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明略科技
成就伟大游戏类别洞察报告:读懂受众,做更好的手游-facebook
wetransport腾讯未来交通白皮书-腾讯研究院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实体零售全渠道及数字化发展报告(2020)
仲量联行:解构深圳发展40年与办公楼市场格局展望
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交通解决方案-德勤
HSBC-全球宏观策略: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大流行加速了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