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经理,月薪2万,离职了”:陷入职场舒适区有多可怕?-蜗牛派

“副总经理,月薪2万,离职了”:陷入职场舒适区有多可怕?

周凯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离职,但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快就离职了,而且很狼狈。

想当初,周凯毕业回国后凭着丰富的经验和海外留学的经历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虽然从基层做起,但兢兢业业,勤勉认真。
有一次老板让小杨接待一个大客户,小杨却把客户得罪了,后来周凯主动把事情揽过来,不仅把客户哄得高高兴兴,还和客户签成了订单。

老板认为周凯在关键时刻临危不乱,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便破例提拔为副总经理。

慢慢地,周凯觉得自己不用那么努力照样混得风生水起,也觉得自己对各方面的业务轻车熟路了。
于是周凯便开始“享受”,不再主动学习,也不再遇到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前辈了,公司的培训也很少参加。

但舒服的日子没过多久,周凯就被降职了。

再后来周凯受不了同事、下属的各种议论和异样眼光,迫于无奈只好提出离职。

职场中的“花盆效应”无处不在
周凯的情况在职场上很常见。

自以为已经很厉害了,不用追求进步也可以稳步发展或者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殊不知实则像温水中的青蛙,刚开始待在水中悠闲自得,当发现水温升高时,又无法逃脱,最后只能被淘汰。

这让我想到了教育理论学中的“花盆效应”,其实在职场中也是如此。

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首先,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由于人为地创造出非常适宜的的环境条件,在一段时间内,作物和花卉可以长得很好,但一离开人的精心照料,经不起温度的变化,更经不起风吹雨打。

其实不难理解,当一个人处于舒适区内,身心都是舒服的;但当脱离了舒适区,就会无所适从、各种不适应,进而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比如我之前的一个同事,双休,住在单位宿舍,步行到公司十分钟,月薪八千。他的工作业绩也还算不错,完全有继续上升的空间,但他不愿意再往前走,说现在这样挺好的。

后来公司调整组织架构,把他调到新的部门,做了几个月,没怎么赚到钱,他不得不离开公司重新找工作。

由此可见,一旦陷入到职场舒适区,不是被抛弃,就是在走下坡路,总之百害无一利。

认识舒适区的三个区域

心理学研究说,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区域:

舒适区(comfort-zone);

学习区(stretch-zone);

和恐慌区(stress-zone)。

舒适区: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做在行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际,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个区域中的人和事感觉很舒适。但是学到的东西很少,进步缓慢,而且一旦跳出这个领域,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及变化,你可能会觉得有压力。

学习区:我们很少接触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充满新颖的事物,在这里可以充分地锻炼自我,挑战自我。

恐慌区:顾名思义,在这个区域中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

举个例子:

当我们从事的工作是我们所熟悉的,平时完全能应付得来的,那么这份工作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

当我们从事的工作遇到了困难,但在思考或请教别人以后理解或接受,那么这份工作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

当我们从事的工作是我们一点也不懂的、未曾涉及的,那么这份工作就在我们的恐慌区内。

心理学研究表明,待着“舒适区”会让人止步不前;待在“恐慌区”会让人压力过大;只有待着“学习区”,才能让人进步。

陷入到舒适区有什么影响?

(一)舒适会消灭“上进的潜能”

每个人都有潜能,但若生活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潜能往往就会被自己无意识地埋没。

因为没有生存的压力,没有外力的催逼,所谓的努力也是在不痛不痒地进行。

一份对名人进行综合分析的调查结果显示:那些成功的人物中70%以上的人都是在极端不适乃至辛酸的环境中成长的。

美琪毕业后就留在外地独自打拼,但遭到家里人的反对,家里人想让美琪回老家发展,美琪拒绝了。父母一气之下断了美琪的经济来源。

但美琪没有退缩,不仅凭着优秀的能力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还做得十分出色。

孟子有句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如果想要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就要学会居安思危,为自己制造“不适”,逼着自己成长,这样潜能才会被充分地挖掘。

(二)舒适其实是在浪费时间

每天上班后没什么紧迫的任务要完成,只是需要按部就班地工作,时不时地装装样子、刷手机,坐在空调房里,无需经历风吹日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很舒服的。

但没有不适感、没有压力,自然也就没有危机意识,没有提升自我、让自己变得更强的动力,也会让我们对时间的感觉钝化了,本质上就是在浪费时间。

就像那句话:“如果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到了80岁也能做的,那你要青春干嘛?”

但还有一句话也说:“你能吃多少苦,你就会有多少的成就。”

我有个朋友,名校毕业,现在在北京和朋友一起创办了公司,常常处理各种琐碎事情到凌晨两三点,基本上没有什么休息时间,我有时会问他:“不累吗?”

他会回我:“会累,但有想做的事儿,不想浪费时间。”

如何打破“花盆效应”?4点建议

(一)杜绝安逸的心理根源

如果之前你认为舒适的定义是美好的、不用费任何力气的,那么现在你要改变对舒适的定义,以杜绝安逸的心理根源。

你要将舒适定义为一个负面的词汇:“过于追求舒适很危险,容易让人失去斗志。”

之前看到过一个案例:

大意是硅谷一家高科技公司的部门主管主动提出离职,离职的理由却是:“公司虽然给了我不错的薪酬待遇,还给我配了一辆专车,这种优越的生活给我的感觉像是行尸走肉,不如上一家公司富有挑战性,那时候我每天都很晚才睡,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供我解决,很累,但我觉得很充实。”

有一些人觉得这个主管很傻,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非要去挑战风浪。

通常情况下,带有这种想法的人在进入职场后,给自己的定位也是基于舒适的要求:“我感到舒服自在就好,其他的不用管。”

事实上,在强大的人的眼中,舒适会给自身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不适”虽然伴随着磨难,但磨难是机遇,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能带来强大的正反馈。

(二)扭转依赖,主动从温室中跳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温室。

第一个温室是由父母给予的,从小到大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父母在背后默默遮风挡雨。

第二个温室是由自己的心态给予的,每当遇到困难时,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提醒你:“别做了,不然放弃吧。”

露露在上海读大学,大学毕业后就听从了父母的安排,回老家考教师资格证,安安稳稳地当一名小学教师,露露考了两次,终于考上了。

但一年后,露露又回到了上海,原因是回家后的日子一眼就能望到头,停留在大城市虽然艰难,可是有很多机会。

由此看来,即使躲避某些竞争,退一步求安逸,也未必真的能够如自己所想、如自己所愿。

因而,一定要主动放弃对温室的依赖,因为温室从来都不是永久的,自身的经历才是真的。

而生活得舒适与否,也总是由现实的参照物决定的,这取决于我们看齐的榜样,或者曾经制定的目标。

(三)让“不习惯”变成“习惯”

假如你的工作一直都处于比较休闲的状态,每天按时来,按点走,突然有一天,你的老板下达通知:最近要赶进度,大家辛苦一下,加加班。

于是,你连续加了一个月班,从每天6点下班变成了每天10点下班。

此时你就会被这种“突如其来的不适”所影响,并产生厌烦,有很强烈的情绪波动。所以要渐渐地让“不习惯”变成“习惯”。

之所以迷恋舒适的生活,其实体现着对未来的迷茫。

首先想一下目前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吗?对未来又有什么样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

其次养成一个好习惯、有行动力,比如你从事销售的工作,并想在销售的领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你要保持学习的状态,每天规定自己要完成哪些事情,要达成哪些目标等等。

最后稳定好心态,如果坚持了两天发现习惯太难了,可能就会所有动摇,所以要相信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都是在为未来增加筹码,也比常人更容易接近成功。

(四)无事可做时,要给自己找点事做

人在无事可做时,舒适感就会侵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比如工作不忙、领导监管不严格时,我们就会想着偷一会懒,玩手机,下班回到家,躺在沙发上玩一两个小时,看看视频,然后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没有做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但当你适应了这种轻松的节奏以后,你就很难再紧张起来,因为你已经习惯了“无事可做”的生活。

于是,当你“无事可做”时,你的一个同事可能在做月度计划,你的另一个同事可能正在联络客户谈合作。

久而久之,你们之间的差距就拉开了。

因此有时候,成功和失败与否并不在于能力的大小,而在于每天如何利用“舒适”的时间。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

所以可以把时间拿来读书、参加各种课程、或者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但方向要对,要么有利于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规划;要么能提升自身的实力,以便在职场中越来越游刃有余。

组织行为学教授安迪·莫林斯基在《进化》提到:逃避令我们害怕的场合和任务,是世上最自然不过的事。

其实也可以理解,因而面对舒适区时,是否突破它,全在于自己的选择。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不走出舒适区,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可以有多优秀。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