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广告”真的只是流于表面的那么简单吗?其底层思维:冲突又到底是啥子,我们又如何在营销的关键点中做到发现冲突、解决冲突、制造冲突以及升级冲突呢?

叶茂中老师说:“一流的营销,制造冲突”,我想一流的文章也是。本文标题便制造了一个冲突,一个与不愿意深入思考,动不动就批评洗脑广告群体的冲突。

相信大家也看了一些对洗脑广告批评的文章,有拿数据说话的、有拿情绪激奋人心的……总之人云亦云的。这些批评文章本身也是在制造冲突,其制造的是与冲突理论的冲突。用着冲突的理论,批评冲突的理论,其本身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况且有些观点看起来不得其害,透露出流于表面的肤浅与心胸的狭隘。*前面俩句话有点绕,你品,你细品。
今天文化人站在这些文章的对立面,不仅要与他们制造冲突,更要站在实事求是的角度解决冲突。洗脑广告真的只是流于表明那么简单吗?其底层的思想:“冲突”到底是啥子?我们又怎么从营销中的几个关键点去做到发现冲突,解决冲突,制造冲突,乃至升级冲突?如果文化人不能给到你们“醍醐灌顶”的答案,“提头来见”。*文化人四天看完了《冲突第二版》《广告人手记》《营销的16个关键词》,底气就是这么足。
冲突
1、冲突是什么
什么是冲突,中美贸易战是冲突,夫妻吵架是冲突,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是冲突,年少的叛逆与父母的管教是冲突….
的确,冲突到处可见。
冲突的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不过是和矛盾一样放大了对立的方面。
我们从古代的朴素辩证思维出发,古代人认为万物都是由阴阳组成的,而阴阳本身是一对对立统一的概念,如果我们把统一的方面忽略掉,则万物都是冲突的。

我们又从现代的马克思、毛泽东思想出发,他们用更具体清晰的概念替代了阴阳,然而本质还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只要是复杂的事物,对立统一一定会存在其中。

所以无论是从朴素辩证思维,还是唯物辩证思维出发,冲突无处不在。
只有不懂、缺乏辩证思维,脑袋瓜只有非此即彼思维的人,才会认为冲突是歪理邪说,不过是凸显自己的无知罢了。
在营销中有以下俩大冲突:
1.认知与事实冲突:消费者的认知很可能与事实并不相符合,是冲突的。企业应该注重消费者的认知,而不是事实,违背认知去教育市场是非常困难与痛苦的。
2.需求与需要冲突:消费者能满足自身的需求是有限的,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感觉自己什么都需要,但并不是能转化成有效的需求。所以伟大的企业会从产品与品牌精神俩个方面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需要,用叶茂中老师的话来说既同时进攻左脑与右脑。
2、发现冲突
发现冲突就是用辩证思维去发现万事万物中其本身的对立点在哪、其本身与别的事物对立点在哪。
比如在一国的治理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对立的,而生产力是决定这一对辩证关系走向结果的,所以生产力是主要冲突。
又如在一国的治理中,本国与其他国的国家关系是冲突的。
发现冲突便是发现市场机会,冲突有多大市场便有多大。
例如每个人都有与他人社交的需求,这是人作为社会动物的本性,但每个人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这是冲突。
通讯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冲突,造就了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巨头。

但新的冲突又出现了,高额的通讯费用与无法碎片化的社交与社交需求冲突的。
于是QQ、微信出现解决了这个冲突。成就了腾讯的商业帝国。

3、解决冲突
解决冲突,就如同我国古代非常强调的阴阳调和一样,化解事物中的对立,由此转变为统一。
比如夫妻吵架冲突,给妻子买包就是一个解决冲突的办法,所以包包行业知道怎么做了吧。
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的冲突,对女朋友肯定说救你,对妈妈肯定说救妈妈,就是化解冲突的方法;
韩寒的《三重门》是解决年少叛逆与父母管教冲突的方法,在当时那个年代流行于各大青少年之中。

解决冲突的方法因冲突不同而不同,如果消费者的冲突强调的是理性,我们便用绝对的理性去征服他;
倘若消费者冲突强调的感性,我们便以多年老友一般去戳中他的内心、引起他的共鸣。
能做到解决冲突以及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代表的是不仅能发现事物中的核心要害,更能提出解决的办法。
但在此之外还有俩个冲突概念,一个是制造冲突,一个是升级冲突。
4、制造冲突
所谓制造冲突,便是主动站在对立一方。
比如我们书接上文,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对你妈说救女朋友,对女友说救你妈妈,你便同时制造了俩个冲突,有成为一流营销人物的潜质。
哈哈,不开玩笑了。与他人制造冲突的本质是为了转移主要矛盾,改变赛道与人们的关注焦点。与自己制造冲突的本质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例如川普在国内疫情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制造与中国的冲突,把责任推给中国了,从而让矛盾转移。

又例如制造与自己的冲突,站在自己过去成就的对立面,否定自己,从而让自己不断进步,更加优秀。(文化人本人,没错了)
5、升级冲突
最后一个升级冲突,指的是冲突会不断升级,矛盾的主次总是会不断变化。
例如国家关系之间的冲突,通过谈判解决冲突之后,可能一段时间后,新的冲突又出现了,而且比之前更严重,最坏到战争才能解决冲突的地步。
新的冲突,意味着新的机会。
例如钻石解决了爱情与永恒的冲突,在此之后,冲突升级了,钻石可以多买几颗,爱情也可以多有几份,于是一生定制一颗钻石的品牌出现了。一生挚爱,只此一次。

对于血液中存在阴阳朴素辩证思维的中国人,发现与解决冲突是老祖宗文化赋予我们的潜能,我们应当把其挖掘出来充分利用,而制造冲突与升级冲突是我们相对来说不擅长的,我们需要学习与锻炼。
需求
有一句作者文章里说烂了的话,营销的起点与核心是需求。但需求从何而来,文化人并没有对此深入的探讨。
1、需求来源:冲突
文化人认为叶茂中老师给了个非常实用,且本质的思考、洞察方法:需求从冲突中来。
*没办法,好的概念,且实用的方法已经被人家提出来了,承认并学会这种方法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我们先来看百度百科对需求的定义:“指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某个具体商品的数目。”
我知道你们不愿意看定义,我也是一个不喜欢看定义的人。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需求的定义中就自带冲突。您发现了吗?
没错就是愿意购买与能够购买!人们愿意购买的东西有很多,但能够购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这是一对冲突。
作者文化人愿意在上海浦东买一套房,可是我只能够租一套十平米甚至几平米的房子;文化人愿意买一辆法拉利上下班,可是我只能每天早上挤着地铁来上班;文化人愿意用手机不使用手机壳,享受极致的手感与轻薄,但手机摔坏后的高价维修成本让我从愿意变成不愿意…..

前面俩个冲突,很难给出解决冲突的方法,所以这种我们很难去满足这种需求。当然骗子可以给出他解决冲突的方法……
但是第三个冲突可以从轻薄的手机壳出发,解决这个冲突,从而达到满足需求的目的。
同样的我认为李叫兽老师的需求三角模型,不也是从冲突的角度出发反映需求的来源吗?

我们再来看看经济学中关于需求的冲突,陈平教授认为新古典经济学中有一个隐含的假设:”资源是无限的,人是自私,所以新古典经济学要让需求多多益善,便可以可以让效用函数与生产函数无限增长”,然而这与事实是矛盾冲突的;

马克思与哈耶克认为生产变化的速度非常慢,而消费需求变化速度非常快,它们是矛盾冲突的,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
而市场营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冲突。
最后,我们从人本身的角度出发,来数一数人自身存在的对立冲突有哪些。
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对立统一的现象充满其中。在生理结构上,左脑与右脑既对立又统一,健康与生老病死冲突,年轻与衰老冲突…..在心理上,梦想与现实冲突,男人与女人冲突,想要的与能要的冲突…..
例如想喝下午茶却不愿出门,发现这个冲突便是发现一个市场机会,而通过外卖解决该冲突,便是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
这是一个以产品力为竞争力的时代,产品都做不好,就没用讨论品牌的必要了。
产品是用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载体,其代表的是消费者的一个解决方案,而需求来自于冲突。
所以产品的生产、设计、都是要围绕冲突进行。
在发现冲突方面,你的产品发现了哪些消费者的冲突?
例如我提个问题?您觉得空调发现了消费者的什么冲突?

答案应该是夏天酷暑难耐与生理上想要凉爽的冲突。对于该冲突的解决方案有什么?
手动风扇,电动风扇,空调都是为了解决该冲突而诞生的产品。
如果在金钱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即消费者愿意购买与能够购买不冲突,是等价的。消费者会更倾向于哪种产品方案呢?
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这里便涉及到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技术进步,或者用更前沿的经济学理论准确来说是“生态技术”。
生态技术与技术进步区别在于不仅强调技术,而且强调生态,既生态的规模,生态的模式制度,生态的多元与非线性。

简单来说便是技术进步带来新的产业,与旧的产品进行冲突,空调的解决冲突方法在技术层面上碾压了电动风扇,直接站在其对立面与之冲突,但是空调产品的出现并不会完全取代风扇,它们会处在一个产业共存的状态,既多元化的生态现象,旧的产业会进入到产能过剩,新的产业会迅速增长。
我们再来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讲一个关于解决产品冲突的例子:殖民与战争。
为什么会发生殖民与战争?

历史上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生产过剩,不是因为产品没有解决消费者的冲突、没有满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是因为整个的人口需求与产品供给的冲突。
并且由于大家所处的生态环境、制度不同,一个是在农业一个在工业,所以其生态技术不同,于是解决冲突的办法便可以通过战争、殖民达到扩大经济生态规模,从而达到资本的迅速积累。
新的技术给到更新更好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则一定代表了旧的技术没有机会了吗?
肯定是有的,凡复杂的事物都会存在对立统一的俩个方面,新技术所代表的产品与老技术所代表的产品冲突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矛盾冲突。
这就给到了我们制造冲突的基础,通过与其制造冲突,转移矛盾的主次,改变赛道与关注焦点,达到产品的竞争优势。
例如,汽车的出现取代了马车,但汽车同时也带来空气污染,能源消耗的冲突,于是新能源汽车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气污染,能源消耗的冲突。

但传统的燃油汽车并没有出现很大程度下滑的情况,因为从消费者出发,新能源汽车并没有解决消费者的冲突,它只是解决了整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冲突。
传统燃油汽车从汽车的动力、操作性、与开车时男人的肾上腺素出发制造与新能源汽车的冲突:没有躁动的引擎声,怎么能代表驾驶的乐趣?

传统燃油汽车制造冲突,转移矛盾,改变竞争的赛道与关注焦点。
对于新能源汽车,则是要想办法解决该冲突。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怎么做的呢?
1.拥抱互联网技术,带来全新的人机交互系统。典型的例子便是特斯拉。

2.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一是进行买车补贴,二是在资源稀缺的一线城市给到车牌号等稀缺资源。
虽然制造冲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技术带来的技术碾压,但是站在历史的长河观看,新技术一定会不断的完善,一直到完全取代旧的技术。比如汽车完全取代了马车。
但是毕竟技术进步是非常困难、长周期的。一般情况而言,在产品角度,制造与竞争对手产品的冲突,靠的是产品本身说话,既强有力的产品力。
典型的例子有农夫山泉制造与碱性水的冲突,用农夫山泉与碱性水进行植物的培养,动物的培养,用结果赤裸裸的告诉消费者,农夫山泉才是天然的健康水,才是解决人们饮水的更好方案。

同样的在智能手机的发布会上,更是习惯于diss友商,来表示自己产品是更优秀的。
其中以罗老师的单口相声最具有代表性,制造冲突还可以以一种戏剧性的、令人上瘾的表现形式出现。

对于最后的升级冲突,表示的是消费者需求会不断升级,就需求的维度与深度俩方面都会。
比如从在家吃到在外吃,从好吃到不仅好吃,还要营养、无糖等。
所以产品才会不断的升级换代,不断的研发新的产品。
例如元气森林饮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既保留碳酸饮料的口感,还解决了碳酸饮料不健康的冲突。

品牌
品牌是由品牌名称、品牌符号、产品名称、企业人员的外在行为…..组成。
品牌是它们所有的集合,最好是面面俱到。文化人只写出了四个比较关键的点。
1、品牌名称
在品牌名称上存在什么冲突?
品牌太多与消费者大脑容量有限的冲突,导致记不住、没有感觉与联想。
所以品牌取名有俩个方法:
- 解决冲突
- 自带冲突
在解决冲突上,意为利用消费者认知中本身熟悉的事物进行嫁接,可以让消费者快速记住。
典型的例子就是阿里的动物园,动物是人最熟悉的,而且每种动物都有其自带的形象特征,如平头哥给人不服就是干的不屈不饶的精神象征。

我们可以从消费者熟悉的数字、地名、口语、叠词、名著典籍等出发。
如999感冒灵的数字;喜马拉雅FM的地名;饿了么的口语;钉钉的叠词;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百度。

聊完第一种,我们接着看第二种自带冲突的取名方法。
什么是自带冲突?
意为把俩种对立的、相反的概念组合在一起,制造冲突,可以让人快速记住。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的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朴素辩证思维教会我们做学问、为人处事都要抓住相反的俩个方面。
例如在起名词上,中华文化自古以来都是这么做的。
危机,危险和机遇俩种相反、冲突的词结合在一起,告诉我们危险中蕴涵着机遇。
又如方圆,告诉我们做人内圆外方。

所以自带冲突的取名方法是融入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当然如果你并没有觉醒,文化人建议你多去看看易经、诸子百家原著。
在自带冲突的品牌取名上,比较典型的例子有《羞羞的铁拳》,铁拳与羞羞结合在一起。

2、品牌符号
在品牌符号上,也可以用解决冲突与自带冲突的俩个方法进行思考。
如果品牌名称借用了消费者熟悉的元素进行取名,如数字、动物等,设计符号时则可以利用这些元素设计。
另外的,虽然名称与这些熟悉的元素无关,但只要品牌的精神内核与此有关,同样可以借用。
如万宝路的牛仔裤、腾讯视频的播放按钮…..

在自带冲突上,可以用俩种相反、冲突的符号、颜色、进行相反的排版等….
典型的有叶茂中老师人物形象的黑白颜色;百事可乐的蓝红颜色,以及百事可乐产品包装的蓝色与可口可乐的红色包装。


3、产品名称
第三点的产品名称上,有俩种取名的思路:
- 共享型的产品名
- 独享型的产品名
*以上俩种方法来自于《冲突第二版》,文化人确实想不出来了,况且书上总结的非常好,就“拿来主义”了。
例如在共享的产品名上有:OPPO双摄拍照手机、玉兰油护手霜、清扬男士专用洗发水。

在共享之上,叶茂中老师还特别的提出了“避免陷入同质化,为共享型产品名动个小手术”的概念。
如公牛安全插座,加入安全俩个字,更让人放心;星巴克樱花浪漫玛奇朵,加入浪漫俩字,显得更有记忆点与更懂年轻人。

在独享的产品名称上,典型的有:SK-II的肌因光蕴环彩钻白精华露,外号“小灯泡”;SK-II的护肤精华露,外号“神仙水”;劳力士的“水鬼”;玛莎拉蒂的“总裁”….等。

4、企业人员外在行为
最后第四点的企业人员的外在行为上,会不会存在冲突?
肯定会的,教材让我们学马克思,用矛盾去辩证的看待学问,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发现万事万物的矛盾冲突在哪。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的目标要求与企业工作人员的目标、要求很有可能是冲突的,如果企业管理人员不善于解决这种冲突,那企业人员的外在行为很有可能会损害品牌的形象。
如某某奢侈品牌导购看不起人这种事件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品牌形象。

所以企业管理者要懂得调和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尊重理解员工,解决冲突。
比如不过分强调企业目标,以退为进的关心员工的目标需求;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利用个人权力而不是制度权力;带领员工进步成长,让员工变得越来越值钱等手段。
竞争
什么是竞争,竞争本身便是一种冲突。企业站在不同的立场,抢夺同一个市场。
解决冲突就提出面对竞争的方法。
常用的竞争方法有通过不同的市场细分,制造差异化;如牙膏有美白、护齿、抗敏感…..之分
在初级市场的时候,通过快速扩张,达成规模效应。如红星美凯龙。

通过成本领先,达成竞争优势;通过高价值的服务,面对竞争;通关元素重组构造蓝海等等等….就不一一细说了。
制造冲突就是直面竞争,与竞争对手硬刚。
与竞争对手硬刚自身的资源固然重要,但一个好的竞争对手更重要。
例如小米手机在发布会上总是对标华为,甚至提出“干翻华为”的话语。这就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华为企业无论是从技术研发、市场地位和小米都不在同一个水平,但消费者并不能因为“干翻华为”说小米在借华为的势,因为小米给消费者的印象也是极致发烧的。
反而”干翻华为”会让小米给消费者一种积极进取的形象,并且在讨论华为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小米。
所以这是一个无成本、无负面影响的完美事件营销。
我们在看来叶茂中老师策划的制造冲突的例子,由双种子,改名为真功夫;砍去不健康的油炸菜品,直接对标西式快餐店,与其正面交锋,牢牢抓住中国人更爱中国菜的口味与“营养还是蒸的好”,另西式快餐店无法反击。

制造冲突,就是转移消费者的关注点,改变竞争的赛道。
真功夫与肯德基、麦当劳制造冲突,便可以直接跳过真功夫是谁,凭什么与肯德基、麦当劳比肩的问题,直接来到真功夫与肯德基、麦当劳有何不同?是不是比它们更营养、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的更高一层?
至于升级冲突,则代表的是竞争会不断升级。
典型的竞争演变有从价格竞争到企业整体服务竞争;从产品竞争到技术竞争;从资本竞争到平台竞争;
如同电视话里主角打怪升级一样,总是会有更大的冲突、更强的boss冒出来。
广告
广告人靠的是什么吃饭,广告主与广告。所以修炼一手好的内功对广告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广告由内容创意、时长与代言人、文案、媒体投放、广告效果组成。
1、内容创意
“没有好的创意就去死吧”强调创意的重要性。
但创意应该建立在冲突之上,无论是关与需求的冲突的冲突,还是戏剧性的冲突。
例如叶茂中老师的滋源无硅油洗头皮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建立在冲突之上的创意:洗了一辈子头发,你洗过头皮吗?

关于戏剧性冲突的广告内容创意具有代表性的印度的广告,前面广告内容与最后卖的产品形成巨大的反差冲突,从而造成戏剧感,看完之后既惊奇,又在情理之中。

广告内容创意本身也充满冲突:低俗的广告内容与高雅的广告内容是冲突的;广告主希望广告创意要好又不希望花费太多的思考时间是冲突的;创意与能否卖货是冲突的,好的创意不一定能帮助企业提升产品销量,提升品牌形象;广告内容创意与受众群体的冲突;广告内容创意让人喜欢与让人记住是冲突的。
所以在广告内容创意上一定要辩证的看待其中的冲突,不能掉入为了高雅而高雅;为了创意而创意的陷阱。
例如御苁蓉的广告用一支塑料水枪东指西指最后滴下俩滴来暗语男性某些方面的不足,创意很好,获奖也是自然。
然而与受众人群冲突了,农民还以为你是卖水枪的广告。
汇仁肾宝则以女子依偎在男人旁边:“吃了汇仁肾宝,他好我也好”。

没有什么很好的内容创意,甚至很俗,但观众看的懂,就是这个俗让汇仁肾宝赚翻了。
再如广告是让人喜欢重要还是让人记住重要?
叶茂中老师说过一句话:“记住比喜欢更重要,让人喜欢,只是大脑的情绪记忆,很快会消失;让人记住,一定是大脑的事实记忆,是消费者对你的需求点,这是不会轻易被遗忘的”
2、时长与代言人
15秒、30秒、60秒的广告它们是冲突的,因为其时间长度不一样,所以其制作思路与承载的内容是不同的。
如果按照同一个思路去做则是完全丢掉了冲突的辩证思维。那你上面的内容全部白看了。
如30秒可以讲完一个故事,15却不行,太仓促了,可能到时候什么也讲不清楚。
在代言人上,代言费用的不断增长与有限的广告预算是冲突的。
但如同叶茂中老师所说的,宁愿把水烧开,也不要烧到80度就拍拍屁股走人。
虽然代言人贵,但与其省钱找个过气的演员不如多加点钱找个更有影响力、更贴合品牌形象的代言人。

况且今天看来很贵的代言人,很有可能过一俩年来看这个价格,简直实惠到不行。
3、文案
好的文案如同前文的品牌名称一样,从俩个方面入手:
- 解决冲突
- 自带冲突
如柒牌的”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解决了男性想成功但暂时被现实所困的冲突,解决了08年举世闻名的奥运会与祖国汶川大地震、冰冻灾害的冲突。

在自带冲突方面,可谓是现阶段沙雕文案的底层思维逻辑。

如牛顿顿顿的“以节约成本为几任,以盆满钵满为使命”这种前后冲突的措辞,这种阴阳怪气的语气。让人看的又爽又嗨,不禁赞叹真是秒呀。
4、媒体投放
互联网技术的到来,让媒体投放充满冲突:分散的广告媒体与广告的效应是冲突的;信息的随处获得与广告越来越让人难以信服冲突;信息爆炸与大脑容量有限是冲突的。
有很多人、很多文章批评叶茂中老师就知道集中投放,一点都不懂互联网下的营销投放。

这种结论看来非常可笑。
假如角色互换一下,广告主给您1000万的投放预算,您是在每个平台都投一点呢,每个平台激起一点浪花呢,还是选择一块比较大的石头砸下去,搅动整个湖面呢。
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款且以实事求是来说企业从0到1、从无品牌到有品牌本身是最难的起点,总是能在最难第一步做出非常好的成绩,难道在后面的品牌管理与运作中做不到提升品牌形象吗?
以基本的逻辑推论来说,应该是可以的。
例如红星美凯龙在叶茂中老师确定了走规模化战略之后,互联网电商的出现,企业拿捏不住要不要进军电商,叶茂中老师认为买家具消费者看重摸到与看到家具实体,所以建议不进军电商,后来结果证明该决策非常正确。
又如“装得下世界就是你的”爱华仕箱包,同样在电商出现就同样的问题进行咨询,叶茂中老师给了肯定的回答,爱华仕便开始着手筹备电商团队,后来结果也证明这个决策非常正确。

对于信息随处获得与广告让人难以信服的冲突,解决方法有俩点。
一是做好自身的产品,以及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不要让各大信息平台出现关于产品的负面消息。
二是融入这些信息平台,进行软广或品牌账号的运作,根据每个平台的特点经行运作,当然这不是简单的事,需要专业的人认真的投入。
最后对于信息爆炸与大脑容量有限的冲突,定位理论给出了它们的解决冲突办法。
便是想办法在消费者的大脑中占据一块空地,让消费者在产生需求的时候,立马想起该企业,甚至是首选。
定位理论的流行也在一定的角度印证在互联网之下,冲突更加重要。
不解决冲突,根本没人在意你是谁;不制造冲突,很快埋没在广大的信息流之中。
5、广告效果
在广告效果上:销量的增长、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与品牌形象提升是几个关键指标。
但是广告想要达到以上全部的效果可能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目的太多的冲突会造成广告效果的冲突。
什么是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所最需要的,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而且市场是日益变化的,日益变化的市场与是否任然坚持广告诉求是冲突的。
对此,如果确定了企业的广告诉求,只有不断的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形成品牌资产的积累。
但是这并不表示企业广告诉求的表现形式不能改变,核心诉求是不变的,其表现形式是可以不断变化的。
例如战马维生素功能饮料,其再LPL上投入的广告,核心诉求都是讲补充能量,但其广告创意、表现形式是可以不断变化的。

结语:
毕竟文章篇幅有限,文化人只能从关键的几个部分给您说道说道其中的冲突点在哪?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冲突,制造冲突。
看完之后我们在回到标题的冲突部分,现在您认为冲突究竟是歪理邪说呢?还是根本性辩证思维的极致应用呢?我们是否要尊重客观事实并掌握这种从最底层出发的营销方法与思想呢?
相信每个人肯定有了自己心中的答案。
当然如果您认为我冲突到您了,觉得我就是一派胡言,可以随时在公众号后天给我留言,与我进行冲突,这样或许对冲突的感觉又不一样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蜗牛派 天猫又出洗脑广告,无厘头发问直击灵魂
天猫又出洗脑广告,无厘头发问直击灵魂 浅析中国东方式营销30年的营销变革之路
浅析中国东方式营销30年的营销变革之路 浅析京东超市营销助力计划设计探索过程
浅析京东超市营销助力计划设计探索过程 营销的核心是什么?高手是怎么做营销的?
营销的核心是什么?高手是怎么做营销的? 什么是小营销?如何建立营销平台?
什么是小营销?如何建立营销平台? 后疫情时期,企业品牌数字化营销如何突破困局?
后疫情时期,企业品牌数字化营销如何突破困局? 营销是什么?为什么说营销的一半是无用功?
营销是什么?为什么说营销的一半是无用功? 2020年下半年后疫情时期6个营销趋势猜想
2020年下半年后疫情时期6个营销趋势猜想 关于企业IP化营销的48种方法
关于企业IP化营销的48种方法 你所不知道的奢侈品品牌营销底层逻辑
你所不知道的奢侈品品牌营销底层逻辑 淘宝发布一亿新生计划,正式进军教育领域
淘宝发布一亿新生计划,正式进军教育领域 年轻人,我劝你远离这些东西
年轻人,我劝你远离这些东西 2020年8月新媒体运营借势营销热点日历建议收藏
2020年8月新媒体运营借势营销热点日历建议收藏 产品经理必备的裂变小活动产品设计公式
产品经理必备的裂变小活动产品设计公式
 浅析商品业务模式的定位
浅析商品业务模式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