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今年,贝恩公司连续第九年携手凯度消费者指数,双方共同针对中国消费者购物行为开展研究并发布《2020年中国购物者报告,系列一 ——疫情下的“新常态”》。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总体势头良好,增速达5.5%,较前两年稳中有升。与前几年相比,2019年中国快消品市场出现了若干新趋势:高端化步伐放缓,部分品类的大众细分市场出现增长。同时,外资品牌以9.5%的增速领先于本土品牌的7%增幅,多年来首次实现反超。然而,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消费者缩减开支,快速消费品更是创造了同比下滑6.7%的纪录。
研究还发现,三年前还默默无闻的直播电商在2019年实现井喷,增长三倍有余,目前已占据线上零售额的4%和总体零售额的1%。线上购物节方兴未艾,渠道进一步向线上转移,使得各品类在2019年的促销率显著上升:个人护理用品、家庭护理用品和母婴品类表现尤为明显。2019年,线上促销率从前一年的40%增长到43%,而同期线下销售促销率仅为23%,远低于线上水平。
“品牌商和零售商要学会在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环境中乘风破浪,在2020年下半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增长将更加来之不易,”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本次报告的联合作者虞坚表示,“复苏之路举步维艰,将取决于各品类受到新冠的影响程度和未来消费行为的变化情况。必须实时跟踪消费行为变化情况,并据此制定‘新常态’下的增长战略。”
开年至今,快速消费品的各个品类对新冠疫情的反应不尽相同,恢复常态的步调趋势也各有差异。基于不同特征,我们将其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疫情期间猛增并在恢复期持续增长。包括个人清洁用品和酱油,都是居家必备用品。即使隔离令解除,该类型仍会因为消费者的健康和宅家需求保持强劲势头。
第二类:疫情期间大幅增长,但之后趋于稳定。包括冷冻食品、瓶装水和家庭清洁用品等。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大量囤货,在疫情结束后备货充足。
第三类:呈现V型复苏曲线。包括啤酒、护肤品和宠物食品。该类产品在疫情期间猛烈下跌,但疫情后消费者购买需求重现,得以快速恢复。
第四类:非必需品类,在遭遇下滑后以L/U型曲线缓慢恢复。包括化妆品和糖果等冲动消费型品类。
报告预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以人为本,供给掘新:后疫情时代“三个超级”助力品牌实现数字化增长及高效落地
日本芯片制造商铠侠拟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估值约200亿美元
腾讯智慧零售+贝恩:化疫为机,蓄客储能:品牌自控流量平台构建
贝恩 x 阿里巴巴:工业电商风口已来
2019年中国快消品线上策略人群报告-贝恩
神策数据-从0到1打造企业数字化运营闭环白皮书
2020年中国电信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
与中国竞争:战略框架(英)-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委员会
使用人民币债券充抵场外衍生品交易保证金联合白皮书-CCDC+ISDA
2020年上半年美团夜宵指数发展报告-美团研究院
2020大社交趋势观察报告-袤则咨询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有序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人行
探索印度的未来战略-美国亚洲研究所
十四五·双循环系列报告:供需内循环,渗透率与自主率全景手册-华泰证券
教育行业营销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明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