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巴蜀一家亲,川渝一盘棋
国家层面的正式规划尚未出台,我们预计成渝双城经济圈可能主要包括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辐射的经济圈及连接两者的中间城市,区域面积可能达到18.5万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近1亿,2018年GDP规模5.6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7.0%和6.0%。
在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两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下,成渝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转型升级,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过去20年,成渝地区经济稳步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从传统工业向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双轮驱动成功转型。2017年,成都和重庆合计生产汽车400多万辆,约占全国15%,是中国西部汽车中心;2019年,成都和重庆笔记本计算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为1.3亿台和86亿块,分别占全国38%和11%,是中国领先的电子信息制造基地。往前看,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科教资源,我们预计成渝地区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有望实现突破,成为引领西部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通欧达海,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成渝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连接位置,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区位优势突出。向西,中欧班列打开通往欧洲的大门,截止目前,成渝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突破1万列,占全国比重超过40%。向南,经由西部路海新通道触达东南亚市场,通过铁海联运班列、国际铁路联运、跨境公路班车等方式进行物流往来,推动成渝地区与东南亚区域贸易的快速发展。向西南,通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进入南亚市场,打开内陆开放的新方向。
双城经济圈互联互通,基建、现代服务业有望最先受益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一体化先行,两地交通运输厅规划2025年基本形成“1123”交通圈,交通基建需求旺盛。同时,成都、重庆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领域优势突出,有望持续加大投入,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此外,在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业贸易、科技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成都和重庆也在积极展开合作,多角度共同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报告预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剖析专项地方债发行和资金用途-中金公司
美国2020大选,现状、演变与影响-中金公司
图说中国:2020年三季度-中金公司
中金公司-互动视频:新形态,新价值
中金公司-后疫情时代科技行业系列主题研究:区块链-关注央行数字货币、新基建、可信经济三大投资机会
医疗健康行业:传承与创新,国家再次发文支持中医药行业发展-中金公司
中金公司-银行业主题研究:消费金融竞争加剧,场景/风控决定未来格局-从信用卡不良谈起
中金公司-消费行业主题研究-中式餐饮:中国大消费最燃赛道
世茂服务提交招股书:腾讯持股近5%,上市前估值189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