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隐藏在财报中的秘密——特斯拉软件现金收入累积超10亿美元
自动驾驶Autopilot FSD是特斯拉最核心的应用软件。特斯拉目前并未在其财报中单独披露软件业务的收入,分析公司的业务明细,我们可以把其软件收入组成分为三块,具体而言:
1)Autopilot 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选装包。特斯拉著名的自动驾驶的功能,也可以说是特斯拉汽车的灵魂。消费者付费激活后,可以享受到包括自动泊车、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智能召唤等在内的高级自动驾驶功能,而且后续可以通过 OTA 空中软件持续升级自动驾驶能力。2020年7月1号,其价格已经上涨至8000美元/套(国内64000元/套)。
2)OTA付费升级。特斯拉此前对于软件的OTA升级基本上是以免费的形式提供的。2019年以来,特斯拉开始积极尝试OTA付费升级。典型案例就是“Acceleration Boost”加速性能升级包。Model 3车主只要付费3000美元,即可将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性能从4.6s提升到4.1s。
3)高级车联网功能。特斯拉从2019年Q4开始,首度开启车联网高级连接服务收费(9.9美元/月),车主支付了服务费后即可使用实时路况、卡拉OK、流媒体等高级车联网功能。
其中,OTA付费升级以及高级车联网功能两块业务是特斯拉从2019年开始逐步发力的软件业务。现阶段,FSD是特斯拉最核心的应用软件,其软件收入也主要由FSD选装包贡献。
揭示特斯拉FSD收入的关键变量——递延收入。由于特斯拉并不在财报中披露FSD的收入体量,投资者缺乏公开透明的途径进行跟踪其业务发展情况。在深入分析特斯拉财报之后,我们找到了可以揭示特斯拉FSD收入的核心变量——递延收入。特斯拉的CFO Zachary Kirkhorn在2020年Q1业绩说明会议上,公开了软件“递延收入”的概念,并对FSD收入的财务确认规则进行了详细介绍:
1)当消费者选择激活FSD套件后,特斯拉会获得6000美元(现已上涨至8000美元)的现金,公司会将其中一半确认为当期收入,另一半则记为递延收入。
2)后续收入的确认规则为,当特斯拉在FSD中新增加一项功能,就可将递延收入余额部分转换为当期收入。举例而言,2019年Q3,公司在FSD中添加了新功能Smart Summon(智能召唤),因此在当季度确认了3000万美元的递延收入。
根据Zachary Kirkhorn披露,截止2020年Q1,特斯拉的FSD递延收入已经超过6亿美元。
报告预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蜗牛派
 安信证券-物流行业-海外物流研究系列之二:复盘DHL,探寻顺丰供应链未来
安信证券-物流行业-海外物流研究系列之二:复盘DHL,探寻顺丰供应链未来 工业软件:重铸中国制造之“魂”-安信证券
工业软件:重铸中国制造之“魂”-安信证券 安信证券-V字之后,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向好
安信证券-V字之后,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向好 “国内大循环”新格局,如何引领中国经济乘风破浪-安信证券
“国内大循环”新格局,如何引领中国经济乘风破浪-安信证券 HPV疫苗行业研究:国产HPV疫苗或有后发优势,康乐卫士可关注-安信证券
HPV疫苗行业研究:国产HPV疫苗或有后发优势,康乐卫士可关注-安信证券 安信证券-计算机行业:Robotaxi无惧风雨,自动驾驶乘风破浪
安信证券-计算机行业:Robotaxi无惧风雨,自动驾驶乘风破浪 安信证券-短视频内容制作赛道正在崛起
安信证券-短视频内容制作赛道正在崛起 安信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特斯拉系列研究之九:Q2交付再闪耀,引领全球电动化
安信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特斯拉系列研究之九:Q2交付再闪耀,引领全球电动化 安信证券-2020零售行业中期策略:流量变迁,国货崛起
安信证券-2020零售行业中期策略:流量变迁,国货崛起 安信证券-字节跳动:时来天地皆同力,5G+AI全无敌
安信证券-字节跳动:时来天地皆同力,5G+AI全无敌 安信证券-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新能源乘用车普及路线图
安信证券-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新能源乘用车普及路线图 鸟瞰餐饮零售化产业全景,把握万亿市场变革机遇-安信证券
鸟瞰餐饮零售化产业全景,把握万亿市场变革机遇-安信证券 美国宠物行业深度:医食为主,创新迭出-安信证券
美国宠物行业深度:医食为主,创新迭出-安信证券 商贸零售行业深度分析:医美产业链深度剖析,变美,无止境-安信证券
商贸零售行业深度分析:医美产业链深度剖析,变美,无止境-安信证券 「西井科技」获过亿人民币新一轮融资,推动港口无人化运输的商业化落地
「西井科技」获过亿人民币新一轮融资,推动港口无人化运输的商业化落地